本馆概况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图书和文化馆的前身是原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和国家行政学院图书馆。

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溯源于1933年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央苏区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图书资料室。80多年来,随着党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图书和文化馆的建设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成仿吾、杨献珍、艾思奇、蒋南翔等学术界著名人士的关怀与支持。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图书和文化馆是一个具有多学科、多功能的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主要收藏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社会科学文献,为校院教学与智库创新工程提供文献支持和信息保障。现有印本文献147万册(件)。其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中共党史、党的建设等重点学科文献和地方志文献的收藏居全国前列。

本馆拥有70余个外购中英文数据库,并拥有5个开放获取数据库、30余个试用数据库(后两种数据库数量随时会有变动)。这些数据库中,涵盖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皮书数据库、读秀、易阅通等中外文电子图书平台;涵盖中国知网、维普、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等综合期刊平台;涵盖全国报刊索引、博看等电子报刊平台;涵盖Wind金融终端、CEIC、EPS等数据分析平台;涵盖EBSCO、JSTOR、Emerald、SAGE等外文数据库;涵盖中国知网科研人事论文诚信档案管理系统、笔杆论文写作辅导等查重工具类数据库。另外,本馆根据教学科研需要,自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数据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题数据库等16个特色专题数据库。

本馆拥有多种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可为读者提供外借、阅览、参考咨询、文献检索、读者培训、文献复制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读者可通过图书馆的现代化硬件设施、信息检索系统、数字图书馆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检索和使用馆藏信息和数字资源。

根据中办[厅字(2018)38号 ]的规定,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设立图书和文化馆,负责图书文献、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开发,提供信息服务。管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及党校(行政学院)数字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系统。负责组织面向学员的文化交流和文艺展演等活动。